【家风·传承】(二十五)林伯渠:手举马灯照万人
编者按:良好的家风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涵养好的作风、政风和社风、民风,为了开展好“传承良好家风 争创文明家庭”增添正能量活动,近期,我们陆续推出“家风·传承”系列报道,介绍湖南历史名人、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劳模等人物好家风好家规的故事。欢迎关注。
林伯渠(1886年—1960年),湖南省常德安福(今临澧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
心底无私,克己奉公
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中,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被迫猝然撤离中央根据地。撤离前夕,林伯渠一直忙着处理财政部的工作,忙着解决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同志和家属所需的物资及经费问题,而他自己的家却没有顾得去安排。
当时,林伯渠的爱人范乐春刚生了孩子,还在月子里。在决定去留时,组织上一方面考虑到闽西根据地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考虑到她带着孩子的实际困难,便决定把她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
林伯渠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里,范乐春心情很难受,默然无语。林伯渠抑制着感情,安慰她说:“我们都是党的儿女,革命的需要高于一切,我们不要难过了。”说完,他抱着初生的小儿子,深情地说:“孩子,不是爸爸不爱你,不是爸爸不带你走,这是艰苦的斗争啊!不然,爸爸怎么能离开你们呢?”
林伯渠在财政部工作,一贯廉洁奉公,坚持原则,在范乐春和孩子生活费的安排上,一直严格遵守组织上的规定,和其他的家属一样,一点也不多给。林伯渠临别的时候,又语重心长地对范乐春同志说:“你一定要和群众在一起,要保持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本色,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有了老百姓,你就有饭吃,你就能开展工作;脱离了老百姓,你拿了钱也没处用……”
“你一定要目光远大,看到我们的前途,坚信我们是会胜利的。到那时候,我们的孩子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范乐春记住了林伯渠的嘱咐,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她和邓子恢、张鼎丞等同志一起,坚持领导了闽西根据地的斗争。在艰苦激烈的战斗中,林伯渠的儿子曾一度丢失了。1938年,范乐春因劳累过度,不幸病逝。
林伯渠对自己的革命家庭,对妻子儿女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他对党的事业,对革命的工作,更是赤诚热情、忠心耿耿,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
陈列在湖南临澧县博物馆里的油画,林伯渠正提着马灯和战士们一起过雪山
关心战士,无微不至
在长途的夜行军中,林伯渠年纪大,身体也较衰弱,自然比起青年同志更要劳累和疲乏。但他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从不说苦。每次行军时,他总是提着那一盏小马灯或前或后的照顾着同志。他的小马灯从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着大家。他不仅是在险隘难行的路口,举灯照耀着,让同志走过去,还交代后面的同志要注意险路。每次遇到溪流沼泽,他都要用一根竹棍子,走在前面探路,引导大家安全地通过去。
黄镇在长征中的那幅素描,画着林老提着小马灯,雄姿焕发,阔步朝前,就很真实地表现出了长征中老英雄的精神面貌。
李坚真曾写过一首山歌,歌唱长征中的林伯渠,来表达怀念林老的深切之情: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
父爱如山,爱之以严
1938年,林伯渠的女儿林利赴苏联学习。临行前,林伯渠和女儿做了深入交谈,从日本侵略者带给中国人民的苦难,谈到苏联人民的革命和建设。林伯渠突然问林利:“你知道米多少钱一斤?盐多少钱一斤?布多少钱一尺?”林伯渠看到女儿迷惑不解的神情,接着说:“这些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事,关心人民,就不能不关心这些事。”林利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在苏联,她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社会工作,和苏联人民同甘共苦,度过了卫国战争中最艰苦的年代。
林伯渠在延安期间,身边只有一个小儿子林相持。小相持到了上学的年龄,林伯渠对他说:“我要给你起个名字,就叫‘用三’吧。‘用三’就是‘三用’,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脚踏实地。”
用三上学不久,遇上国民党进攻延安,林伯渠不把用三接回家,而是安排他跟着学校一起转移。用三那年七岁。他努力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用双脚走了两千里行程, 从延安到了太行山。在行军中, 他参加了儿童团,被评为模范,意志和体魄都受到极大锻炼。
解放后,有一次林伯渠问用三:“你有什么财产?”用三说:“我有被子、衣服。”林老停住笑声慢慢地说:“这个道理,你们慢慢应该懂得,我们的被子、衣服、用品全是公家发的,哪一样也不是自己的,是老百姓给我们的,我们是无产阶级的人。作为无产阶级的人,就要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临澧县纪委)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