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四)彭德怀:无私无畏 耿直刚正
编者按:良好的家风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涵养好的作风、政风和社风、民风,为了开展好“传承良好家风 争创文明家庭”增添正能量活动,近期,我们陆续推出“家风·传承”系列报道,介绍湖南历史名人、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劳模等人物好家风好家规的故事。欢迎关注。
彭德怀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位赤贫出身的元帅,是唯一没有亲生子女的元帅。
“他对敌人的雷霆之威,对党的赤子之忱,政治上的松柏之节,生活上的冰雪之操和作风上的朴实无华,使我们永远敬重。”
“他生活俭朴,不喝酒,不吸烟,除了看书和下棋以外,没有任何个人嗜好。”
……
彭德怀的两个弟弟彭金华和彭荣华早年牺牲,都是革命烈士,他把两个弟弟的孩子接到北京,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他们读书。同时他还把黄公略烈士的女儿黄岁新、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视为已出,资助他们读书、生活。他的言传身教,给后人留下了浩然正气的彭门家风。
“不能只向人民索取”
彭德怀有个大侄儿,名叫彭起超,是彭德怀小弟弟彭荣华烈士的儿子。他参加了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南下支队,较早地受到了伯父的关怀与教育。
1946年,王震司令员到汉口与国民党谈判,彭起超随同担任警卫工作。在汉口,组织上考虑到工作需要为他买了双新皮鞋。后来回到延安,彭德怀知道侄儿的鞋是公家花钱买的,当兵打仗也不适宜穿皮鞋,就叫他把灰擦干净,还给管理科,说今后别的同志出门还可以用。
还有一次,管理科的同志见彭起超的裤子破得现肉了,就发了一套新军装给他,穿着很合身。刚穿一天,彭德怀见到了。晚上,彭德怀带了一块旧布找到侄儿,叫他把旧军装拿出来,替他补破洞,并要他站在旁边学。缝补完毕,对他说:“长伢子,你会补吗?”彭起超说:“以后学着补吧。”彭德怀说:“那好。明天你就把新发的军装上交吧!”他把旧衣服递给侄儿,见侄儿表情迟疑,于是开导说:“现在国民党搞经济封锁,棉花有困难,老百姓的衣服布匹都十分紧张,我们应当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听了伯伯的话,第二天,彭起超便照办了。
彭德怀对彭起超不仅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而且在政治思想上关怀教育、一丝不苟。一天,彭起超去枣园看望伯伯。两人外出散步,走到一棵核桃树前,停下来,彭德怀对侄儿说:“这种树才好。它所求不多,只要有阳光雨露,再贫瘠的土地,也能结出果实,长出挺直坚硬的树干。它对人民的贡献可大呀。做人,就要像这种核桃树一样,不能只向人民索取,而要心地正直,踏实地为党为人民多做事情。”彭起超听了,点点头。
“共产党人要胸怀坦白”
1955年,彭起超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了,又正是这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实行授衔。他心里叨念着:“我彭起超1944年参加了保卫延安的战斗,担任过连长、营长,还光荣负伤。这次授衔,按照规定,我定能授予上尉以上的军衔了。”授军衔那天,宣布彭起超的军衔却是“少尉”。
在得知要求哈军工给他降衔的人正是他的伯父彭德怀时,彭起超带着闷气跑到北京,找伯伯说理。彭德怀说:“你是我家里人,你怎么还不理解我!跟我参加平江起义的人都压了一级,那他们又会怎样理解我呢?我们共产党人怎么能让家里人搞特殊呀!共产党人要胸怀坦白,顾全大局,不能自私哟。”
停了一会,他又说:“你二伯父、你父亲,还有你贵哥(指其堂兄彭佩林)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连社会主义新中国都没有看到。你在新社会里,吃得饱、穿得暖,党又保送你去军事学院读书,还给你授军衔,给你军官待遇。你这是享谁的福呢?!你要多想一想自己对革命、对人民做了些什么,更要想一下那些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的先烈。在级别待遇面前,干部子弟要带个好头。”最后,彭德怀说:“当然,你可以讲你是凭本事干出来的,但人家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我彭德怀把你拉上来的。你有本事可以从头干嘛!”
彭起超一边静心聆听,一边低头沉思,越想越感到自己羞愧难受,最后恳切地对伯伯说:“您是我的好伯伯,我是您的大侄儿,今后一定以你为楷模,光明磊落,正直无私,努力做一个好战士、好军官。”
“不能开‘搞特殊’这个头”
俗话说,松是害,严是爱。彭德怀在自己的侄儿侄女面前,堪称是一位真正的严父。他从不利用手中职权牟取私利,更不给侄儿女们轻易提供方便。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的干部和军队实行供给制,他们的子女、烈士子女上学也享受供给制待遇,生活费由国家负担。1955年,军队干部评衔定级改为薪金制,其子女上学改由家庭负担。这时,彭德怀还有正祥、康白、彭钢三个侄儿女在中学读书。因为他们是烈属子女,学校规定可以继续享受供给制待遇,并为此写信让孩子们带回家中。这天,彭钢很高兴地回到家里,把信交给伯伯,告诉他:“今后还是国家供我上学。”谁知彭德怀一听,就说:“不,你们上学我应该管。”说着,拿起铅笔在信头写道:“不要国家供给,由我负担。”他叫侄女把信交回学校,并告诉正祥和康白,解释说:“现在国家还很困难,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们去减轻国家一点负担也是应该的。”从此,他用自己的薪金供孩子们上学,一直供到上大学之前。
受到伯伯的影响,彭钢从小就心怀参军梦,所以经常向伯伯磨蹭,要伯伯送她参军。彭德怀总是很严肃地回答她:“不行!不能开这个头,搞这个特殊。”有一次彭德怀从外地视察回来,告诉彭钢现在有些军队院校要招收女生,叮嘱她好好学习,中学毕业以后可以去报考。在彭德怀的鼓舞下,彭钢听了以后发愤苦读,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来争取。不久,有人告诉彭钢,说她可以直接去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读书,用不着考试。彭钢想到伯伯的一贯教导,就说:“我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不上。我不愿意这样去。”彭德怀听了,大声夸奖说:“好,有志气!就应该这样子。”
1961年彭德怀回乡调查研究期间,正碰上其弟彭荣华烈士的儿子彭康志的婚事,当介绍人提出要收聘礼和用小轿车去接新娘时,彭德怀都拒绝了。他劝阻弟媳:“三嫂子,不要搞这种排场啊,不要铺张浪费。小车是公家的,我怎么动用它干私活呢?不能去占公家点滴便宜;再有,这么搞,很不必要,会脱离群众。”弟媳听了劝告,从简办了儿子的婚事。
“一个人不能忘本”
在中南海,彭德怀对自己、对家人的严格要求是出了名的。他居住的永福堂,是一个很陈旧的小四合院,自从他把侄女彭钢和左权烈士的女儿左太北接到家里一块住,屋子就显得更加局促。军委机关的房管部门几次想给彭德怀换一套大点的房子,都被彭德怀拒绝了。按他的话说:“一个人不能忘本,我这个人如果说有什么长处的话,那就是不忘本。”
1956年,彭德怀率军事代表团去苏联访问。临行前,浦安修嘱咐他,能不能给刚参加工作的侄女彭梅魁带块手表回来,彭德怀答应了。可彭德怀回来的时候,什么也没买。浦安修问他,发给你的外汇都干什么了?彭德怀不以为意:“上交了。”浦安修哭笑不得:“那么多钱,都交了?”彭德怀认真地说:“国家的外汇本来就不富裕,国家派你出国是让你去工作的,不是让你去享受的。”
彭德怀穿在里头的衬衣好多是打补钉的。有些衣服、袜子实在不能再补了,他还舍不得扔掉。有一次,警卫参谋准备把一双穿了十几年的破皮鞋扔掉。他说:“那双皮鞋扔掉很可惜,我穿着最合适。”
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有关部门打算把他的旧汽车换上一辆最新式的,他拒绝了。别人向他解释新汽车的优点,他说:“世界上好东西多得很,总不能见到好就搞过来嘛!”
彭总屋里用的家具,好多是陈旧老式的。有人看到窗帘布旧了,提出换一块新的。他说:“旧了?老百姓用这样的布做衣服,还不知穿多少年哩!”
……
家风正,民风才能淳,国风才能清。开国元帅彭德怀没给后人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他的正直、无私的家风将深深影响着彭门后人及世人。(湘潭县纪委 整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