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谈体会之五十八:血与火铸忠诚——致敬首届中监委(刘书林)
特殊的时间节点,总带给人特殊的思绪。生入这特殊的年份以来,我的心情少有平静的时候,还常常情不自禁、泪眼婆裟——只因习近平总书记踏寻着红色足迹,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信仰如炬、激情似火的“觉醒年代”,带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可歌可泣的“山河岁月”。五月初,在中国共产党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诞生的纪念日里,潜心品读其英雄史迹,又让我这个“纪检老兵”激动不已!
“天下至德,莫于乎忠”。成立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的腥风血雨之中的首届中监委诸多的英雄史迹中,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临危授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一种以生命赴使命的绝对忠诚。一片白色恐怖下,面对敌人的屠刀,无一人畏葸不前而逃离,更无一人苟且偷生而叛党,个个义无反顾以赴之。短短的8年中,10名中监委成员竟有8人英勇献身,其中6人从容就义刑场;2人壮丽牺牲于沙场。他们是:中监委主席王荷波、副主任杨匏安、委员许白昊、张佑臣、蔡以忱,候补委员杨培森、萧石月、阮啸仙。8位烈士的平均年龄34岁。短促的生命如一闪而过的流星,但其耀眼的信仰之光穿越近百年的时空,永恒地照耀着后人。
“永不忘记为什么而入党”。
——王荷波曾这样告诫身边的共产党人。他还说:“要贪图享乐就别当共产党”,这句话掷地有声,其行动更具影响力。他退还工人的馈赠,推掉商人提供的豪宅,身居高位的工人领袖过着普通工人的生活,他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谋翻身的精神感动了大家,工人们自发给他送了一块光荣匾,匾上四个金光闪闪的鎏金大字:“品重柱石”。
有着坚定理想的王荷波不仅自己全身心地投身革命,还把三个弟弟也带出来参加了革命,把他们培养成了坚强的革命者。他从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回来后,革命的信心倍增,但同时也看到了斗争形势的严峻,他对妻子说:“要准备为工人阶段革命的胜利牺牲一切”。后来果真不幸被捕,在监狱里受尽酷刑,始终没吐露半个字的秘密。临刑前,唯一的嘱托是:“请求党组织对我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千万别走和我相反的道路”。在刑场上,他高呼着“共产党万岁”!“世界革命万岁”!高亢的口号声惊天动地。而此时,他的小弟还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被关押10多年始终未动摇过信仰,也只因记住了其哥的教诲:“永不要忘记为什么而入党”。
“借次清霜坚傲骨”
——此诗句是杨匏安自己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杨匏安是我党启蒙思想家之一,早在五四运动期间,与李大钊遥相呼应,连续19天在《广东中华新报》登载其长篇文章《马克思主义》,明确认定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坚定地表示“我们最服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使他有着“公忠不忘”的精神。在国民党中央兼任要职期间,月工资300大洋,足以买田、置地,但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他把工资的绝大部分交给了党组织做活动经费,有两个孩子因无钱看病而夭折。周恩来称他是“为官清廉、家境清贫”。
也正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任何情况下都旗帜鲜明地同反动恶势力作斗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本与蒋有着一定情谊的他挺身而出,与一些进步人士联名,在《民国日报》上发表文章声讨蒋介石。他一生先后四次被捕入狱,从未动摇过信仰,最后一次入狱,蒋介石几次派人劝降,无一不例外地遭到严词拒绝;蒋介石给他写信,他把蒋的信撕得粉碎;蒋介石打电话给他,他一听是蒋的声音,愤然摔掉话筒。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从参加革命起,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不行”!临行前,赋诗《示难友》:“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大义凛然,浩气冲霄,连狱卒也称他是“铁人”。
“我愿淌干泪水,我愿洒尽碧血”。
“我愿淌干泪水洗净大千世界,我愿洒尽碧血参透昏愦人生”。许白昊读书求学时就在文章《鹃血》中立下此志。投身革命后,为了党的事业,常常是一天吃一餐饭,焚膏继晷,废寝忘食地工作。被捕后,在被人称为人间地狱的龙华监狱里,严刑拷打把他打得皮开肉绽,他仍在秘密地成立地下党组织,坚持着对敌斗争。并写下“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的诗歌勉力狱友斗志。赴刑时,狱友们问他有何交待,他泰然自若地说:“只望你们好好学习,养好身体,出狱后继续革命工作”。他洒下最后一滴血时,年仅29岁。
“他的青春是一颗最闪亮的流星”。
首届中监委最年轻的张佐臣光荣就义后,人们为之扼腕喟汉:18岁入党,21岁牺牲,头年完婚,翌年献身,真似一颗闪亮的流星。他本已同妻子约定赴苏联留学,因工作需要,临时决定留下来,他愉快地服从了党组织的安排。他一被捕入狱就没打算活着出来,他的坚贞不屈,料定凶狠的敌人不会饶过自己,于是他要狱友转告妻子,别太难过,另外嫁个好人。他昂首挺胸唱着国际歌上刑场,他那淡定自若的神态就像是回家见新婚的妻子。
“即使砍我脑袋也要入党”。
工人出身的杨培森是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入的党,他明知入党有杀头的危险,可他对入党介绍人张佐臣说:“我看党为平民谋事,就是好,即使砍掉我脑袋也要入党”,他这里的“看”就是看的王荷波、张佐臣等工人领袖一心一意地为劳苦大众谋利益而受感染。后来,他成了张佐臣生死与共的忘年交,处处向张佐臣学习,为了筹措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资金,把自家赖以生存的七、八亩地都卖了,他还跟张学马列学唱“国际歌”,他和张佐臣同时被捕入狱,他们把监狱当战场,勉励狱友“革命会胜利的,我们要坚持下去”!最终两个肩并着肩高唱着《国际歌》赴刑场,被人们称为“龙华二英烈”。
“奋斗牺牲是吾辈精神”。
“革命处于低潮,仍要充满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仍要与党保持一致”。“坚韧卓绝为吾本色,奋斗牺牲是我辈精神”。阮啸仙的这番话道出了当时那个危难关头首届中监委共同的心声。他因坚信革命定胜利,即便在上级机关遭破坏,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困境下,千方百计,几经辗转寻找到党组织;因他深知革命的胜利需要用奋斗牺牲去换取,即使身患重疾,仍拖着病体上前线指挥战斗,直到战死疆场,也无怨无悔。
“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舍小家为大家,以生命赴使命,这是首届中监委共同的人生轨迹。萧石月17岁那年,婚后仅3天就离家投身革命,中间只回家过一次,夜间回家,天亮又上路。在长沙,他经常去毛泽东、何叔衡创办的文化书社,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了共产党,最后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寡不敌众,对方喊话:只要投降可享荣华富贵,他则用枪身作答:举起手枪,撂倒几个敌兵,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死也不做俘虏。直到二十几年后新中国成立了,他的妻子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已不在人间,只是天空中一颗耀眼的星。
“仗剑扫尘”是本色。
“申鸣大义臣,仗剑扫烟尘。横刀眉梢笑,忠贞掩昆仑”。这是有“铸剑先躯”之称的蔡以忱的绝笔诗。在他留下的不多的遗物中真还有一把他曾随身佩戴的剑。充分彰显了纪检监察干部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的英雄本色、永不变的优秀基因。这位“楚天英雄”就义时也只有32岁,我特别注意到,这颗耀眼之星闪落在我们常德这片光荣的土地上,他英勇就义于澧县县城小南门,同是地下党员的妻子丰俊英牺牲于石门上河街尼姑滩,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常德的光荣与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没有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什么是绝对忠诚?首届中监委的史迹为之作出了最完美的注脚,也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指示做了最有力的印证。
奋斗百年路,忠诚印寸心。首届中监委对党的绝对忠诚,熔铸着不变的初心和崇高的信仰,敌人的穷凶极恶改变不了赤胆忠心,死亡可摧毁人的躯体,而崇高的信仰永世长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