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五年的当兵生涯——(彭光贵)
我1965年12月应征入伍,1980年11月转业,在部队服役15年。我所在部队军种是陸军,兵种是步兵。刚入伍时在广州军区55军215师645团卫生队。当时, 部队主要执行大生产兼军事训练任务。在广东省台山县广海镇峰火角海滩围海造田上万亩。营房大都是上山砍竹子茅草和海滩粘性泥土糊成墙建造的。只有少数的地方是砖瓦房。如卫生队手术室、会议室、储藏室等。卧室都是泥巴糊的。生活用水是部队修的沟渠抽上来储在水塔沉淀后的水,碱性重。运动出汗多,常常洗澡洗衣水还没沉清就洗。当时部队搞大生产比农村难,比农民苦。因为既没有机械,如拖拉机,又没有耕牛。耕地全靠人力拉。营房里外全是盐碱地,没有山,更没有一棵像样的可乘凉的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军装包括鞋帽几乎没有干净的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部队的卫生员要经过一年的培训才能上岗。66年我到师卫生教导排培训一年。回卫生队后安排为手术室卫生员兼文书。卫生队最大的手术就是阑尾炎,我的任务是对手术室和手术器械消毒准备以及协助医生手术。有时也派我送病人去上级或专业医院。有一次,送一个麻风病人到地方麻风病院,开始我很紧张,生怕被传染。经卫生科老科长解释,说麻疯病菌传染快,死亡也快,太阳一晒,风一吹,病菌就死了。我才放心去送。
在峰火角三年,印象最深的是在卫教排培训时,排长带着我们34名学员到连队支农,参加“双抢”。割稻、插秧、拉犁拉耙都体验过。有一天,我拉犁后很疲劳,患了感冒,发烧到39度。吃药休息一个下午,第二天刚好些,又和战友们一起,到田间去了,排长要我留下休息,我不肯,便安排我做稍轻的事,还在全排表扬我有“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入伍半年多我第一次受到表扬就象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一样高兴。
1968年底,我师奉命与驻江西某师对调换房,到江西赣州地区和井冈山地区执行支工支农支左和军管军训任务(简称“三支两军”)。当时,换房的友师在井冈山地区陷入了派性,把60多人的一个群众组织打成反革命组织。我师到井冈山地区后,派得力干部调查清楚,给这个组织平反,并消除派性,实行群众组织大联合。㧓革命,促生产,使全区面貌换颜一新。师政委被江西省委任命为井冈山地区地委书记。我团那时驻扎在吉安市,我从卫生队被抽调到团宣传股报道组,不久又被调到井冈山地区支左办公室报道组。开始跟着报道干事采访,两个月后单独到部队、工厂、农村采访,有宣传价值的写成稿件,以通信员或报道组的名义,向军区军报和当地报刊投稿。被采用的稿件每月都有几篇。现在还有印象的如《军代表杨宗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某班支工不忘战备》,《毛泽东思想照亮了深山僻壤》等。在报道组做出了一点小成绩,部队领导就给予鼓励。1969年国庆节,井冈山地区支左办公室派我为师支左部队的唯一代表,去南昌出席江西省举办的庆祝大会,以观礼代表身分参加国庆20周年活动。
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兵戈相向,发生了珍宝岛战斗。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欲对我国动核武。毛主席制定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方针,部队则扩军备战。我个人作为义务兵服役期满,部队没让我退伍,在扩编时提拔为干部,任命我为三营机炮连三排长。排长当了不到二个月,又任命我为一营三连副指导员。在三连工作半年,又要调我去师政治部保卫科当干事。通知到了连队,连里已开了欢送会。即将打背包出发时,接到紧急通知,暂缓调动,继续留在三连,一直干到了年底。在连队这一年,是我在部队受锻炼较大的一年。军人的令行禁止,雷励风行,吃苦耐考,勇猛刚强等作风和集体英雄主义较快养成。比如军事练,平时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到了冬季野营拉练,学习红军精神,专走红军走过的路。在黎明前练紧急集合,在崎岖山路上练攀爬,在朦胧之夜练夜行军,在疲惫不堪时练急行军等等。副指导员在连队行动时,是断后的。主要任务:一是通过唱革命歌曲宣传鼓动提振士气;二是观察、收容突发伤病员(卫生队有专门收容车);三是及时发现处置违反群众纪律行为和协调内部问题。晚上宿营时,先组织班排长联系当地村民住户烧热水泡脚、挑血泡。安排好了才轮到自己。
1970年㡳,团里通知我到师政治部宣传科报到。后来才从一个广西籍战友那得知,他回家探亲时,师里受意他顺便调查我父亲,悉我父亲在广西武宣县打铁期间,当过国民党的甲长。他虽然没有做过坏事,当甲长却是政治上的污点,也影响我不能做机要和保卫工作。
1970年初起到1979年下半年,我在师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副科长。当时的宣传科,承担工作有三块:一块是政治思想教育,另外二块是文化体育和通讯报道。我被安排在第一块,即政治思想教育这一块。这一块的工作特点是:一要跟得紧跟得快。形势千变万化,对部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传达贯彻党中央的新精神不能有半点迟疑含糊。二要抓准问题,以点带面。三要及时总结,提练经验。教育的成果就看当时部队反映出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解决好没有?促进其它工作没有?如果有,把经验写出来,用电报上报军、军上报军区,一旦军和军区转发就很有成绩了。现在提倡坚持问题导向,我们部队当年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工作的。在宣传科工作比在连队当干部虽然体力轻松,但是动脑动笔太多,压力山大。一个材料未落笔,另一个就摆上案头,常加班加点熬夜,没有尽头。原本满头浓密乌发,几年下来,成了赖毛稀。每次洗头,脸盆里可捞一大把!好在结婚之前还脱得不太多,不然,老婆都找不到。
在宣传科时还经历一件事记忆犹新。那是1978年6月。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表现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影片(开始起名《赣水沧茫》,后改名为《赣江红》)。请求总参派部队协助拍摄,经层层批准,福州军区下达指令,要求我师派一个团,守备师派一个营参加。由我师统一组织协拍。我师则派一名师副参谋长牵头。并从司政后三部门抽调一个参谋、一个干事、一个助理员参加,组成临时协拍指挥领导小组。政治部派我参加。我的任务是负责协拍部队的政治工作。这对我是一次考验。我经受住了这次考验。1500多人的部队协拍3个月,其间政治思想教育、党团组织活动、安全保卫防事故工作、文娱体育活动、拥军爱民活动、遵守群众纪律等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并取得好的效果。部队圆满完成协拍任务,导演对协拍很满意。于是由我代笔,起草总结报告上报福州军区。领队的王庆祥副参谋长更是满意。说:政治部给我派了个得力干将。我们还没返回部驻地,宣传科苏老科长给我写了一封信,告诉我,我已被提拔为宣传科副科长。他即将调福州军区工作,瞩我要有临时主持本科工作的思想准备。
军旅15载,经历的事很多,感受也很多。总括起来,只有几句话:部队是一所有志青年的大学校,是放飞青春理想的地方;部队是一座熔炉,只有无惧烈火,才能百炼成钢。我有幸从军,把青春奉献给部队、给祖国,虽然很艰苦,但无怨无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