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追梦路 岁月辙痕深 ——入党60年感悟(刘书林)
自步入耄耋之年,诸多往事烟消云散,唯有当年争取入党及预备党员转正前后近八年艰苦跋涉途中的许多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一路上为我指点迷津的恩师们的好些教诲一直铭铭于心。
生在战乱中长在红旗下的我,打小敬仰毛主席,热爱共产党,向往解放军的信仰种子就在心中萌芽,读中学时便萌生“兵心横槊天下行”的从军梦,高二那年恰逢共和国首次从在籍学生中征兵,不顾家人的极力劝阻,我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今天说起来难以置信,当时新兵体检,我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不到50公斤,居然畅通过关。新兵集合我站在队伍的最末尾,小不点个儿是那样的不起眼,我心中却比谁都要自豪。
我很庆幸自己一进军营就有明确的前进方向。一到连队就满怀期许地写入党申请书,连队党支部书记童指导员直夸我的入党申请书写出了感情,勉励我加强学习,努力将朴素的情感升华为理性的自觉,做有思想觉悟的战士。不久,我被调到连部当通讯员,同时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刚从师部机关下连队任职的王副指导员自愿做我的第一入党介绍人。王副指导员跟我的第一次谈话开门见山地告诫:“入党首先要端正动机。动机正确,就没有经受不住的考验,也没有过不去的坎。”言近旨远的忠告给予我的启迪很是深远。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之后,连队领导逐步给我肩上压担子:先送我上师教导队骨干班集训学习,集训很苦,苦得难以忍受;然后让我担任郭兴福教学法尖子班班长。更是苦,苦不堪言。但我都咬着牙挺过来了。只因王副指导员“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教诲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不敢有半点的畏缩;同时还推荐我参加团里学毛著学雷锋经验交流的巡回演讲……
我一时的得宠招致同我一道入伍的战友的调侃,说我是上司的宠儿,顺风顺水走红运,入党提干定会捷足先登。其实,我早已从领导的谈话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入党并非起初想的那么容易,实际结果也正是如此,当调侃我的新兵相继入了党,有的还提了干或进了军事院校,而我依然是一个老入党积极分子,老尖子班班长。不过,也依然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老心态,从不怨天尤人,也未曾沮丧懈怠。真可谓“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
非但没有怨言,反生感激之情——为了我的入党问题,连队党组织竟然先后三次派人(一次是取道)到我家乡调查考察;王副指导员还不止一次地向上作专题汇报,甚至在团党委面前说项、拍胸作担保。我不禁暗忖:我何德何能承蒙领导此般器重、费心,对此,我感激都来不及,又哪来的怨言。
非但不气馁懈怠,反倒加倍努力。——我影影绰绰地意识到,出身历史背景注定,为实现同一奋斗目标,我非做出非一般的努力不可。譬如:人家入党写一次申请就够了,而我五年间递交出六份入党申请书;另外还写过两份请战书——另一种形式的入党申请书,于军人来说,最严峻的考验莫过于上战场,火线入党不会有那么复杂;于一般战士看来,平日里的军训就是军训,而在我眼中训练场即战场,晕厥在演练场上爬起来接续往前冲;那个年代的义务兵,三年役期一到就退伍,而我因部队需要两次留我超期服役,都无条件地服从,且从未请过探亲假……
——我在部队的积极努力可说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可直到服役的第五个年头临近年底,入党之事仍信息杳无,即便如此,我在请求退伍时依然由衷地表示:我至今入不了党,只能说明自己努力还不够,回地方后继续努力争取。入党是一种信仰的选择,是一种真理的追求,我绝不轻言放弃。
“不轻言放弃,付出终有回报”。只是想不到这回报竟然出现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即在我接到退伍通知,打点行囊准备离队返乡之际,部队上级党组织作出了接纳我为预备党员的决定。有人说,是我锲而不舍的执著追求感动了上帝。而此时——抢在第一时间前来报喜的王副指导员眼里闪动着的泪花让从来不相信眼泪的我更加相信:部队党组织尤其连队党支部的不懈力争和艰辛付出才是我入党梦得以实现的关键之所在。我不由得紧攥着拳头当即向恩师立誓:决不辜负党的期望!只因时间太仓促,当时未来得及在党旗下宣誓,却同样有着满满的仪式感。其实,在我心中一贯率先垂范的王副指导员就是一面光辉的旗帜。
初心永彰,师恩难忘。14年后,王副指导员以身殉国,更令我景仰。殊深轸念之中,我前往他抛头颅洒热血的西南疆场祭奠,噙着泪水再一次向恩师宣誓:我永远是您的一个兵,永远是党的人。
入党之日,退伍之时。脱下的是戎装,持守的是初心、军魂。退伍后,我仍以军人的姿态应对预备党员转正途中的种种考验与挑战。始料不及的际遇让预备党员期限由一年延长到近三年;料想不到的挫折不断,但因初心不改,军魂依旧,挫而不折,愈挫愈坚强——
自主择业碰壁,却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宿感。一个人的一生不能不思考到底想做什么;一个共产党员不能不思考该做点什么。正确的选择比什么都重要。我刚退伍到地方时没有工作安排,县退伍办建议我回县一中复读,继续学业,或自谋职业。我则遵循毛主席“哪里最艰苦就往哪里去”的教导,选择了务农,立志做董加耕式的农民。把初心和兵心镌刻在广阔田野上有多光彩姑且不说,心想凭自己在农村出生长大这份情缘和由部队培养出来的吃苦精神,当好一个农民是不成问题的。县退伍办于老科长(南下干部)对我这一抉择赞许有加,鼓励我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你就为城镇退伍青年开个好头吧!”我则觉得这只是为预备党员转正着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已。
然而,天不遂人愿。当我插队落户安置准备基本就绪。200元退伍安置费告罄之时,县里下达了推荐我上省教育干校(大专)进修一年,然后安排从教的通知。才疏学浅的我自知不是从教的那块料,断然敬谢不敏。为此,县人教科颜老科长郑重其事地找我训话。他强调,共产党员不能没有组织观念,一切听从党安排这是共产党人的起码觉悟,同时委婉地告诫我:“组织上看重的是你的长处,用你部队所学。要自信,年轻人。”革命老前辈的训诫,我无言以对,只能听从。未承想,我入党后回地方,党组织第一次跟我谈话的竟然是这么一位资深的老前辈,话题又是那样的现实贴切,入了党,就是党的人,一切听从党安排——一种暖暖的归宿感。
进修学业遭挫,思想反倒趋于成熟。让一个缺乏真才实学的人去执教,除了加倍地努力学习又能怎样呢?所以,岳麓山下进修的我倍加珍惜。夙夜匪懈地攻读是常态,且颇有成效,信心十足地期待着领取结业证书。可哪晓得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不仅迫使我学业中止,还让我精神上受挫。涉世不深的我错把运动当课外实践,且撞上南墙也不知回头,因此遭软禁。对一些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又不敢说违心的话,茫然失措,诚惶诚恐。困惑之中,我遵循“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古训重新全面而深刻地审视自己。觉察到了自己思想上的浅薄和政治上的幼稚,进而懂得了独立思考,也学会了沉默。倘若说部队的几年磨炼教会了我吃苦,那么在省教育干校的几天则教会了我反思,成为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解除软禁后,同样是行武出身的校党委书记吴校长谦恭下士,跟我交换思想。他恳切地说:“实事求是,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内心话不说违心话,这正是对党忠诚、党性强的表现。”他给予了我充分肯定,很受鼓舞。事后,有报社记者前来采访,跟我约稿谈此次受挫的感悟,我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实”言不讳地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岂料,此篇约稿(刍荛之见)竟然刊登在了湖南日报头版上。也正是凭此拙作,我有幸忝列学校师生代表团,进京参加国庆大典,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觐见毛主席是我一生最美之梦。这一见,我砥砺奋进增添动力;铁心跟党走更有定力。
预备党员转正受阻,党性修养有了更高目标。轰轰烈烈地全国师生大串联启动后,同学们纷纷邀我组队外出串联。我却径直回县文教科报到,一切听从单位党组织的安排。科里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罗科长一见面就警示我:“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别跟那些政客、小人厮混在一起!”我言听计从,不参加任何派系的群众组织,也不跟外来串联的同学接触,屏蔽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地工作与学习。并特注重动荡中党员身份认同和组织认同的提升,始终把单位党支部当成自个的家,每半年以汇报思想的名义递交一份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第五份申请书交出后,单位党支部开会讨论我的转正问题。讨论中,对我的现实表现众口一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想不到节外生枝,会议主持人在最后的发言中对我的出身成份又提出质疑,致使问题搁浅,我百口莫辩。
是非自有公论。好在问题很快反映到了县委那里。颇有领导格局的方书记竟然拨冗过问此事,当面责成那天的支部会议主持人严格按组织原则为我办理预备党员转正手续。并撂下了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别只老盯着一个人的出身成份,还要相信党的教育可使人脱胎换骨!”
——好一个“脱胎换骨”,就像一道闪电直击我心弦,为之一振,随即转念自问:我真的做到了吗?进而豁然认定,这就是我在转正之后新的起点上党组织为我提出的党性修养的最高目标:用彻底的自我改造铸牢对党的绝对忠诚。从此,几十年如一日,把政治修养摆在首位,不断地叩问初心,时刻同党中央要求“对标”,用党章党规“扫描”,拿恩师的教诲“透视”,在自我修炼中锻造“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人会老去,但只需初心不改,军魂依旧,思想可长青。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我不懈的人生追求。
谨以此篇向“七一”建党节献礼!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