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新中国”征稿之五十(黄协舫)
我从“灯”说起
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尤其是在黑夜,灯会给你一片光明。
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家使用的灯,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家使用的是桐油灯。桐油灯用的是灯盏,而灯盏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有铜质的,有陶质的,比较穷的人家也有用瓦片做灯盏的。我记得那时我们家既不富有,也不很穷,所以我们家用的是陶质的。在小小的灯盏里放满桐油,再把一小段雪白的灯草放在灯盏的桐油里,等灯草被浸透后用火点燃灯草,桐油灯立刻发出光亮,便可用以照明。
为了节约桐油和灯盏,一般一个家里只用一盏桐油灯,不过可以灯随人走,从这屋端到那屋。我上小学时,母亲经常夜里纺纱,桐油灯就搁在堂屋里的一个长板凳上,她坐在纺车前,一手摇着纺车的摇把,一手从短到长地抽着棉纱,纺车发出嗡嗡的声音。我坐在长凳的另一头做作业,作业做完后,我便看母亲纺纱。记得有一次,我看着母亲被桐油灯照射在墙面上影子,我好奇地叫着,好大哟!母亲知道我在说什么,便警告我说,小孩夜里不能看影子,看了夜里睡觉会作噩梦的。母亲的那句话对我影响很深,从此以后我再也没看过人影了。但我母亲那个辛苦劳作的影子,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因为我的童年就是在母亲的影子下长大的。
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家由古老的桐油灯换成了煤油灯。从桐油灯到煤油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煤油灯比桐油灯要先进多了,好用多了,也亮多了。煤油灯有大中小的,我们家用的是一大一小两盏。大灯堂屋里用,因为堂屋里拉家常闲聊的人多,灯光要大一点;小灯放在宿舍里睡觉用。
煤油灯有一个可取下来的玻璃罩,罩上去亮很多,取下后光亮弱很多,所以一般都罩着等罩用,一旦玻璃罩不慎弄破了,不罩玻璃罩也能用,但它发出的亮要微弱很多。因此保护灯罩是很重要的,不仅如此,那个玻璃罩还很容易被烧黑,用一个晚上如果不去掉黑污,再用的话灯光就变得十分暗淡,所以煤油灯在使用前要擦掉灯罩上的黑污。每到天黑前,母亲就会要我擦灯罩。我会按母亲的安排,我会把我们家的灯罩擦得干干净净、亮晶晶的。那时,擦灯罩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
我记得那个时代,我们那里流行着一句口头禅,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句话现在听起来不算什么,但在那时可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地向往和追求。七十年代末,电进了我们家乡的千家万户,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家乡的生产和生活面貌。我们家也终于用上了盼望已久的电灯。由桐油灯到煤油灯,再到电灯,无论从哪个方面,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地提高。电灯不仅干净明亮,照得满屋亮堂堂的,而且还不用到处去买桐油和煤油,只在家里交电费就行,多方便、多省事、多幸福。
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亮堂。我要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