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新中国”征稿之三十九(覃飞)
耳闻目睹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武陵区芦山乡岩桅子村,70年代,我曾经在家乡任过村民办教师、公社秘书、公社辅导员、团委书记,1997年调到常德市外经委工作,先后十四年从事扶贫工作,亲眼目睹了农村改革后的变化。2013年退休后在家乡定居,转眼已过六年,耳闻目睹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居住条件的变化。以前绝大部分的农户住的是小瓦房,两头是茅草房,现在是楼房林立,样式新颖,楼房造价高达一百多万,最低的也要三十万元。现在房前屋后,种花栽草。家家有彩电,户户有冰箱,电气设备一应俱全,村村组组搞美化、亮化,家家户户比卫生,处处呈现出一派美丽乡村的景象。
二、道路交通的变化。以前走的是泥巴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出门穿草鞋,进门换套鞋。现在村村组组通公路,出门穿皮鞋,进门换拖鞋,道路四通八达,出行十分方便。
三、人们收益的变化。以前一年四季脸朝黄土背朝天,收益好的生产工人劳动一日不超过四角钱,收益差的每个劳动一日只有8分钱。现在我的家乡亩产稻谷高达1000到1300来斤。现在给农民责任田直补200元,耕田有耕田机,播种有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抽水有抽水机,种田大户治虫有飞机打药。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每天打工收入高达250元,普工也有170元,妇女打工每月也有2000元左右,家庭收入多的每年高达10万元左右,少的也有6万元,绝大多数农户不缺钱用。
四、文化生活的变化。以前除了几个月看一次露天电影,农村基本上没有文化生活。现在农村实行了养老金,60岁以上的老人坐家乡的茶馆,打打牌,谈古论今,业余时间看看电影,进进歌舞厅。在家带孩子的中青年妇女,早晨跳跳早舞,晚上跳跳晚舞。由于现在农村劳动强度不大,除看看电视外,多聚集在一起谈论世界大事、国家大事、身边发生的事、谈农作物栽培技术、谈农产品所卖的价格、手里收入情况,人人喜笑颜开,处处都是和谐新农村的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反腐倡廉、扫黑除恶、精准扶贫等大动作,农民反应非常好,都纷纷为中国共产党点赞,都纷纷为农民富裕奔小康喝彩,都纷纷为祖国的强大加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