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商务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067号提案的回复

2024-05-23 10:24 来源:市商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常商提复〔2024〕5号A类


周勤委员:

  您提交的《关于促进常德市小店经济健康繁荣发展的提案》已收悉。您对目前我市小店经济的生存发展现状表述客观,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提出的建议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我局会同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您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讨,现答复如下:

  发展小店经济对于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经济活力、服务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小店经济发展受经济下行影响面临挑战,我局与相关部门分别在提振消费市场、放宽准入门槛、提供金融支持、加强服务指导等方面,主动作为并积极配合多维度开展以下工作。

  一、提升消费市场活力,促进小店经济向新发展

  一是积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2023年11月,商务部门牵头主办了“乐享消费·惠购三湘”2023湖南消费促进季(冬季)暨“悦享常德·品质生活”消费节活动,举办了常德市首届“老字号嘉年华”活动,为常德特色小吃店搭建促消费展示平台,并通过现场发放消费券的方式,加大优惠力度,开拓促销形式。二是不断优化小店经济商业布局。2023年8月,我市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选定了市城区10个社区作为试点建设生活圈,重点聚焦“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的各类小店业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坚持便民为民的导向,进一步提升小店经济品质化水平。三是创建省级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带动传统商圈和商店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协同化发展。2023年10月,武陵区高铁(欢乐城)智慧商圈、桥南市场智慧商圈已入选首批湖南省重点培育智慧商圈。智慧商圈建设带动传统小店数字化转型,支持便利商店、餐饮小吃店、果蔬店等小店入驻美团优选、兴盛优选、多多买菜等电商平台,并在完善智慧商店功能,搭建智慧平台、支持智慧商店连锁经营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支持。四是开展农村“千集万店”改造提升工作。鼓励便利店、专卖店、百货店等,依托即时零售等新模式,精准匹配周边订单需求,拓展服务范围。依托乡镇商贸中心、专卖店等载体,完善家电维修和服务网络,促进家电以旧换新消费。

  二、放宽小店经济准入条件,降低小店经营成本

  一是设置临时规范经营点和夜市经营点。市城管部门在2024年3月印发《常德市市城区临时规范经营点和夜市经营点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对临时规范经营点和夜市经营点的管理职责,以及2024年设置名单,进一步促进发展夜市经济和“地摊”经济。同时,允许部分区域外摆。目前,在柳叶湖柳河路、柳明路大小河街段设置了夜间经济经营点,划定区域,允许经营门店在夜间指定时段适当外摆。考虑到门店外摆对城市市容市貌的影响,外摆区域主要集中在夜间商圈或者旅游景区,目前暂无增加点位的计划。二是积极发展共享小店。政府部门和平台公司在大小河街、沙滩公园、湖南文理学院后街长澧巷设置了一批共享小店,市经投集团在官网发布共享小店招租信息,租金采用保底租金营业收入提点,每月根据各店铺的营业收入进行分成,分成设置封顶值。市城管部门对共享小店实施“六不六定”管理机制,以“不占用消防通道和盲道、不扰乱市容秩序、不破坏环境卫生、不噪声扰民、不造成空气污染、不侵犯他人正当利益”为前提,做到“定时间、定区域、定编号、定品类、定规矩、定监管责任”。

  三、规范执法行为,优化小店经济营商环境

  一是落实了一个队伍执法。按照执法改革要求,武陵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大队并入常德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市局名义执法办案,做到了市城区市场监管一个队伍执法,有效避免了重复检查,真正做到无事不扰、违法必查。二是制定了免罚清单,落实首违不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两批免罚清单,对于市场监管领域的76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依法免于罚款。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3件。三是严肃处理了涉企乱收费案件,减轻企业负担。组织开展了对有关商业银行、公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涉企收费检查,对违规收费行为依法处理,清退多收款项,为群众和市场主体减负。

  四、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聚焦特色金融打造

  一是健全了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优化企业增信服务。制定了健全担保体系文件。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通知》(常财发〔2020〕3号)和《关于优化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常政金办〔2024〕1号),在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综合融资成本,保持较低费率水平。二是组织了银企对接与加强了融资辅导。收集汇总园区“三农”主体、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重点对象融资需求,组织银行、融资担保机构等对其进行走访洽谈,提供专业融资辅导,促进双方深度交流与合作。截至2024年1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5.95亿元,较年初增加14.42亿元,增长3.5%;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47%;涉农贷款余额1619.81亿元,较年初新增52.27亿元,同比增长11.32%。三是优化了“支农支小支新”服务。充分发挥现有政府性融资担保资源的效用,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扩面增量降费,让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截至2024年2月末,全市共有融资担保公司8家,注册资本合计98.3亿元,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本年新增担保额14.9亿元,年末在保余额388.9亿元,放大倍数3.73倍,其中“支农支小支新”新增融资担保额12.3亿元,担保费率0.85%。四是获得上级补偿资金。2023年度融资担保公司获得相关担保费补贴3256.4万元,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补偿资金248万元,新设小贷奖励25万元。

  五、提供小微创业者保障“大礼包”,为小店经营赋能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市人社部门全面落实一次性场地租金补贴、一次性开办费补贴等创业补贴,2023年,全市共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76.58万元。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评选,2023年全市共评选创业典型100家。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成立了市级创新创业导师团、2家市级创业指导工作室,与我市两所高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驿站。三是提供金融支持。按照财政部财金(2023)75号、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三部门常人社发(2021)20号等文件规定,创业担保贷款可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普通合伙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截止2023年12月31日,小店经济个贷和合伙企业发放605笔13522万元,扶持创业764人。全市通过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中心发放贷款193笔,金额共计3559万元。发放10万元免反担保贷款101笔贷款金额1009万元。四是开展创业培训和各类创业活动。紧盯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集群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政府补贴性创业培训,通过开展SYB培训、网络创业电商版培训、网络创业直播版培训等形式,帮助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增长创业知识,解决发展瓶颈,转变创业思维,极大提升了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创业能力。2023年,市本级共举办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各类活动17场,参加活动人数达2049人。全市共开展创业培训3410人,发放补贴资金482.37万元。其中有118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训,包括日用百货经营小店、烟酒商行、餐饮小店、服装经营小店、水果店等。常德市知名水果连锁企业“果市多”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网络创业直播版,通过学习抖音直播运营知识,开拓了线上销售渠道,通过抖音直播销售达一千万。

  下一阶段,我局与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能职责,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多方联动,做好“千集万店”改造提升工作

  一是强化“千集万店”宣传。充分利用“台、报、网、端”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维度开展“千集万店”改造提升活动宣传报道,大力推广好模式、好做法、好经验,引导和带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以“千集万店”改造提升为切入点,积极参与我市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二是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联动”的工作路径,市县联动,组织有改造意愿的农村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专业服务提供商开展需求对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按照市场化原则组织开展对接洽谈,引导和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参与活动,确保相关优惠政策普遍适用。

  二、有效平衡小店经济发展与依法管理关系

  一是积极推广运用“湖南营商码”,严格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对于涉企执法检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备案和审批。原则上一家企业一年内只开展一次双随机检查,多项检查能够合并的,尽量合并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规范各类违规收费行为,督促收费主体严格落实国家水电气、门店租金等价格惠企政策,延伸查处有关企业借助政府部门行政影响力捆绑、搭售无关商业项目等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二是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及《湖南省小餐饮经营许可和食品摊贩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相关文件对小餐饮进行许可,市场监管部门将在依法履职基础上,加强政策宣传和服务指导,尽量帮助小店经营者在许可方面少走弯路,既以尽量少的投入达到许可条件,又保障食品安全。

  三、创新金融举措,加大金融宣传力度

  一是做好金融政策与产品宣讲。组织开展常德市2024年“金融赋能光明行”政银企对接系列活动,建立金融信贷产品信息库,汇编纯信用类、创新类抵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手册或电子书,定期向全市中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等主体进行推介。二是持续推广创新金融举措。持续推动常德经开区动产抵质押融资试点和津市市科创金融试点。大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科创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等。进一步鼓励银行、担保机构等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

  四、持续开展创业帮扶,赋能小店经营

  一是以活动激活力。通过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活动,提供项目指导、风险评估、创业实战模拟等服务。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吸引鼓励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等创业政策,帮助扶持创业群体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等重点人群中的创业群体能创业、创好业。二是以提升优服务。充分发挥省、市“两团”成员积极作用,组织业务能力培训,市本级及各区县市全年至少组织1场创业服务业务培训,培训至村镇一级,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执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创业者提供金融支持。三是以载体促升级。不断完善市岗位惠民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驿站服务内容,优化服务质量,并结合服务大厅及驿站职能职责开展相关活动。充分发挥直播间优势,传递人社声音、树立人社形象、打造人社品牌。充实市级创业指导工作室职能,围绕创业者服务全链条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活动。

  周勤委员对于我市小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对于未来我市小店经济的发展建议也是一语中的,为我局今后大力发展小店经济提供很好的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入调研、扎实工作,为促进小店经济发展尽职尽责。

 

 

2024年5月20日    

 

 

 

  签 发 人:林红华               联 系 人:杨旻昱

  联系单位:常德市商务局               联系电话:15573688199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