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商建复〔2024〕4号B类
邓丕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湘品出湘、德品出海”,促进常德优质农产品对外销售战略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商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经研究,形成以下办理意见。
一、推动常德特色湘菜食材向外发展
1.德品出湘工作。一是打造蔬菜供应基地。常德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重要生产基地,常德优质农产品成功进入我国北方、东南沿海市场和东盟地区,一批特色产业、特色乡镇在沅澧大地快速成长,以生态农业产品为优势的“常德品牌”正在成为中国品质的鲜明元素和重要代表,我市将于近年建立70个粤港澳菜篮子基地。二是开展推介活动。我市将于今年开展“德品出湘”品牌推介活动,利用市政府驻北、上、深联络处和驻三地招商中心召开的重点项目推介会,根据企业品牌推广和销售市场拓展需要,全年共组织4场以上相关产业及企业联合开展专场推荐活动。活动将邀请当地政府部门、企业经销商及客户参加,结合常德传统文化展示表演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荐、资源对接、客户拓展等活动。三是建立“德品出湘”常德品牌展示馆。今年,我市将依托市政府驻北、上、深联络处办公楼,建立“德品出湘”常德品牌展示馆,打造“德品出湘”常德品牌集产品展示、市场推介拓展、产销对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前沿展示宣传阵地和活动场所,同时编辑“德品出湘”常德品牌特色产品名录用于推广。
2.开展农业品牌建设工作。2021-2022年,汉寿甲鱼、石门柑橘连续两年荣获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常德香米、石门柑橘等先后获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2023年我市申报了常德香米、石门柑橘、汉寿甲鱼、澧州葡萄、桃源红茶等11个湖南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目前我市正在实施蔬菜水果出口品牌化战略,一是要通过持续优化产地环境、严格强化安全监管模式、加速提升品牌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品牌载体建设,打造农产品品牌效益;二是我市将引导企业从寿光、永州学习先进技术和生产标准,鼓励企业筛选口感佳、风味足、品质优的新品种进行种植推广,如甜嫩菜心、羊角蜜甜瓜、草莓西红柿,提升企业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三是我市鼓励并指导农业出口企业按照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体系标准进行认证,如ISO、HACCP、BRC等,增强国际市场对我市农产品的信任度。
3.推动农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我市农产品出口总量为11.04亿元,增速40.7%,高于全省农产品出口平均增幅19.5个百分点,出口额排名全省第3位。我市农产品出口主要品种为肉类及制品(2.3亿元)、鸡蛋(2.3亿元)、柑橘(2.2亿元)、、蔬菜(1.5亿元)、水产品(1.1亿元)。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优势农产品的“走出去”,今年我市成立了常德市“德品德企出海”专项行动工作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谭丁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学平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市委外事办、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国安局、市贸促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为成员单位。根据“德品德企出海”行动计划,全市将组织110家企业参加59个境外展会,并将给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补贴,为企业“出海”提供财政保障。
二、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工作
1.建立农产品出口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了完备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按照政府授牌、企业承办、市场运营思路,进一步强化全市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鼓励中心引进更多的外贸专业人才,为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合同、仓储、运输、报检、通关、保险、退税、融资、国际结算、国外客户资信调查等一揽子服务,着力解决全市中小农业企业对外贸政策、境外法律法规及国际贸易规则等把握不准以及人才智力储备不足、订单难寻、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二是建立了部门合作机制。近年来,商务、农业、税务、海关、外汇等多部门联动,根据各自职能服务农产品出口企业,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简化退税办理操作程序、外汇结算和汇率避险、跨境融资等方面的业务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为我市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积极推动常德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2023年我市精心组织企业利用国内国际性展会开展了一系列展览和对外贸易活动,大力推动“湘品出湘、德品出海”,先后组织约50家企业参加“德品入深”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湖南优质农产品暨名优食材推介会、常德“圳品”授牌暨常德香米深圳发布会、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等10个国内展会活动。通过展销活动,我市推动13家深圳企业与常德农业企业签订采购或产业合作协议,总金额达5亿元;推动9家深圳企业与我市常德香米企业签订了产品购销协议,年销售额达3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市有19家企业、45种产品获得了圳品认证。同年,我市分别组织16家农业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意大利国际果蔬展、湖南-拉美经贸合作洽谈会、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等6个国际展会系列活动,签订订单突破千万美元,帮助我市企业大力开拓了境外市场。
3.培育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我市积极培育农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建设和农产品出口基地(产业集群)建设,在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的多年努力下,我市目前已经建成了1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石门柑橘)、3个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华乐食品、三建水产、汇美农业),1个省级外贸产业集群(汉寿蔬菜)、3个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汇美农业、金湘猪鬃);在海关注册(备案)的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加工厂共191家,其中出口食品生产企业92家、供港澳蔬菜基地24个、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11家、出口水果加工厂22家、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42个。同时,为了保障农产品“出湘出海”,我市2023年共建成了64个冷藏保鲜设施,下拨补贴资金1330万元,带动投资9000余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鼓励拓展国内国外市场。一是引导企业参与展会。积极推进“德企德品出海”行动,通过展位补贴等方式,组织一批优质农业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香港亚洲果蔬水果展等境内、境外展览活动,对接全球采购商,构建辐射广泛的营销网络体系。二是支持品牌出口认证。大力实施农产品出口品牌化战略,鼓励并指导农业出口企业按照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体系标准进行认证,如AEO(海关最高信用等级认证)、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HACCP(国际食品安全保证体系认证)、BRC(英国零售商协会认证)等,并对成功获得相关认证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相关资金可从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三是推动专用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农口)、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商务口)、农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农口)等,并对成功获评的企业给予申报补助。
(二)强化对农产品企业的招引和培育。一是招引。瞄准我国东部、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按照“产业化、集群化、园区化”招商思路,通过优势产业链招商、设立专项产业资金等方式,吸引这些拥有成熟国际市场渠道、先进生产技术和强大品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落户常德,并与我市农产品生产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构建涵盖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的完整国际化产业链。二是培强。依托现有农产品龙头企业,鼓励区域内中小企业生产达到高质量标准的农产品,由龙头企业负责统购统销,进而打造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种养殖基地和加工聚集区,把产品销往国内发达地区、港澳台地区和国外,持续推动我市农产品整体外销额的增长。
(三)完善出口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建设常德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和海关监管场所建设,构建集通关、仓储、配送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口岸,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二是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鼓励企业建设境外展示中心农产品贸易平台,为市内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营销、信息、技术、仓储、物流等综合性服务;三是商务、农业、税务、海关、人行等多部门联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简化办理操作程序,实现应享尽享、应享快享。进一步强化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合同、仓储、运输、报检、通关、保险、退税、融资、国际结算、国外客户资信调查等一揽子服务。
感谢您对我市农产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5月23日
签 发 人:林红华 联 系 人:陈虹光
联系单位:常德市商务局 联系电话:7716924